【虐殺女童】繼母結案陳詞指婚後便成為繼母 強調想疼錫兄妹但用錯方法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3/31 17:51

最後更新: 2021/03/31 18:41

分享:

分享:

5歲女童涉被父親及繼母謀殺,控辯雙方今於高等法院進行結案陳詞。

5歲女童疑遭父親及繼母虐待致死案今(31日)於高等法院續審。繼母一方今午展開結案陳詞指,當繼母與父親結婚時,她便成為了繼母,而在我們的文化中,甚至是童話故事中,繼母都被塑造成邪惡的,但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邪惡的,她亦很想疼錫兩兄妹,最終卻用錯方法。

代表涉案繼母的大律師羅志霖今於結案陳詞中指出,繼母的確曾以藤條、拖鞋虐打女童Z和兄長X,這些都是事實,而繼母與涉案父親亦的確沒有及時帶Z求醫,夫婦二人必須為此承擔責任,因此兩人早已承認虐兒罪,亦願意承認誤殺罪,但問題是本案真的是一宗謀殺案嗎?

羅指出,案中1名小女童失去性命,陪審團對她有同情心是十分自然的事,但為公平起見,陪審團亦要從繼母的角度出發,試想案發5個月期間,在她身上發生了什麼事。

羅續指,陪審團除了知道她有虐打小朋友外,她的人生中亦發生很多不幸的事件,包括曾兩度被強姦、父母離異、婚姻失敗,而繼母亦只有一個朋友。當繼母遇上涉案父親後,很快便搬進對方的寓所,但發現事態發展未如所願,故一對年輕夫婦希望遷出單位,展開屬於他們的生活,並以為從此可以快樂地生活下去,但生活往往充滿事與願違。

羅指出,繼母於2017年9月辭去兼職工作,成為全職家庭主婦,明顯地這是錯誤的決定。羅指出陪審團作為有生活經驗的人應該理解,繼母當時年僅27歲,並沒有照顧3個小朋友的經驗,她很想做好,亦自信有能力做好,但日復日的挫折,包括做不完的家務和不聽話的小朋友,使她覺得自己十分失敗。而作為繼母,亦需花上數以年月計的耐性,去贏得小朋友的愛和信任。

面對這些困難,繼母曾向丈夫求助,但丈夫卻幫不上忙,繼母因此感到無助和失望,她開始出現無法入眠和頭痛等徵狀,身心俱疲。加上繼母需經常留在家,負責照顧小朋友的傷口,亦因擔心小朋友的傷口被發現而無法帶他們外出,羅形容繼母當時根本看不到出口。

針對繼母案發時的精神狀況,羅指出兩名精神病醫生有截然不同的診斷,但從常識角度出發,案中的微信紀錄反映了繼母當時的實況,加上要面對家中的經濟困難和外祖母病逝,所有事情加起來,羅質疑陪審團是否仍能肯定繼母當時完全沒有任何精神問題?她的判斷力真的沒有受影響?羅要求陪審團考慮,若然他們是繼母的朋友,在閱讀過有關對話紀錄後,會不會建議她去求醫?會不會擔心她的精神狀況?

羅又指,要裁定繼母謀殺罪成,陪審團必須肯定,繼母在虐打、飢餓Z時,和拒帶她求醫時,是有意圖對Z造成身體嚴重傷害。羅指出,雖然控方毋須證明被告能預視到Z的死亡,但事實上繼母又能否預計到,Z的胸腺會因此而退化,以致細菌入血?

羅又指,控方嘗試營造繼母憎恨兩兄妹的形象,因此有意圖對Z造成身體嚴重傷害,但事實上繼母真的如此憎恨兩兄妹嗎?羅指出從微信紀錄可見,繼母發現Z有言語問題,她是負責帶Z到醫院檢查的人,她更確保幼兒園知悉事件,而且會作出跟進。又例如繼母曾十分著緊地為X買生日蛋糕,亦有為3名小朋友準備新衣過新年,當繼母做這些行為的時候,她真的憎恨兩兄妹嗎?

控方於審訊期間,特地刻劃出6次事件,以證明繼母有意圖對Z造成嚴重身傷害,但辯方指這全是誤解,包括事發前一晚夫婦二人跟Z玩「飛高高」一事,羅質疑繼母當時怎會容許父親將Z的頭部撞上天花?觀乎微信對話,繼母早於2017年11月15日起,已多次提醒父親不要打Z的頭部,以免遲遲未能帶她求醫。

羅續指,雖然繼母沒有帶Z求醫,但她亦有為Z準備消炎藥和抗生素等,這些藥物是否有用是一回事,但至少繼母已盡她所能照顧Z,甚至在Z去世的當天,繼母亦有嘗試為她進行急救,若然她真的不在意Z,她大可以坐在一旁等救護員到場,若然她真的希望Z死,為何要為Z急救?

針對繼母的判斷力,羅指出無可爭議Z的胸腺的確有萎縮,但卻沒有證據指繼母意識到這件事。即使繼母的友人亦曾懷疑Z的身體狀況是否有問題,但繼母仍然覺得Z只是故意跟她賭氣,反映繼母的判斷力的確出現問題。

羅最後指,本案是一宗不幸的案件,當繼母與父親結婚時,她便成為了繼母,而在我們的文化中,甚至是童話故事中,繼母都被塑造成邪惡的,但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邪惡的,她亦很想疼錫兩兄妹,亦想把他們教好,亦認為他們有能力做好,最終卻用錯方法。羅指出涉案繼母成為了一個壞繼母,但她只是不懂得做一個好繼母,卻從來沒有意圖對Z造成嚴重身體傷害。案件明(4月1日)續審。

涉案父親(29歲、運輸工人)及繼母(30歲、主婦)同被控1項謀殺罪,兩人早前願意承認誤殺罪但不獲控方接受,另外兩人亦已承認2項殘暴對待兒童罪;而涉案繼外婆(57歲、會計文員)則被控4項殘暴對待兒童罪。

法官就本案頒下匿名令及限制報道,不能披露涉案被告、事主及證人資料及相片,包括住址及所就讀學校等,違令或涉藐視法庭。

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s://bit.ly/3bebLM2

記者:楊詠渝